3D打印技術:優勢、局限與應用現狀
3D打印擁有的生產任意形狀零件的能力,使得過去由多個零件裝配才能具備的功能,現在可以集成在單一結構中。同時,也使得生產那些復雜而非常規的拓撲優化結構成為現實,為工業零部件的優化設計帶來了空間。
一、3D打印技術的優勢
- 提高材料利用率:相比“減材制造”,3D打印的原材料很少或幾乎沒有被浪費掉,在航空航天、軍工等原材料稀有且昂貴的領域具有可觀的市場價值。
- 縮短產品制造時間并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:3D打印又稱“快速成形”,可直接成形產品,省去了一系列的加工工序,提升了生產效率。同時,也可以實現按需生產,根據訂單制造出定制產品,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。

二、3D打印技術的局限性
盡管3D打印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與突破,但現階段也還存在著許多局限性:
- 材料限制:供3D打印使用的材料目前仍處于萌芽階段,材料的缺乏和一些與材料相關的研究挑戰仍有待解決。同時,不同打印設備之間有限的通用性使得材料的系統性也受到限制。
- 成本高昂:打造高端打印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、測試資金,這給3D打印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帶來了困難。許多原材料的成本也十分昂貴。
- 表面精度問題:設備分辨率、成形方式等都會影響制件的表面精度。目前,要實現最佳的表面粗糙度仍需要一定的后處理工藝。

三、3D打印技術的應用現狀
早期,3D打印設備主要面向工業產品或其他模型的制造。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,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提高了3D打印技術的精度和質量。21世紀,金屬3D打印的逐漸成熟及其在醫療與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,突破了3D打印技術多年來在高性能產品方面的局限。近年來,在文創領域的應用以及傳媒的推廣,使得3D打印技術廣為人知。
1. 工業領域
- 2018年,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已經通過3D打印的方法生產了超過3萬個燃油噴嘴。噴嘴內部復雜而精妙的流道使其很難使用傳統工藝制造。GE使用3D打印將原先需要焊接的20個零件合一,使噴油嘴在重量上減輕了1/4,使用壽命提高了5倍,目前已被空客和波音公司大量采用。
- SpaceX發射的獵鷹9火箭中帶有許多由SLM技術制造的關鍵零件,例如氧氣閥主體、渦輪泵和噴射器等?;鸺l動機內部的噴油嘴、節流件、冷卻通道等復雜結構使用傳統的制造很難實現,但這對3D打印卻不是什么難事。SpaceX的獵鷹9運載火箭從首飛至今已經經過了數十次的回收和重復利用,而這正是3D打印技術的大量使用。
- 阿迪達斯已通過數字光合成(DLS)技術來批量生產跑鞋用的中底,例如Futurecraft 4D運動鞋。通過這項制造技術,阿迪達斯能夠生產之前難以實現的鞋中底幾何形狀。自阿迪首次采用3D打印制造球鞋開始,其他球鞋品牌也紛紛研究3D打印技術,以根據不同腳型、落地方式、體重等差異定制最適合的運動鞋。
2. 建筑領域
2016年,全球首座使用3D打印建造的辦公室在迪拜落成,用以提供臨時辦公。在工程施工中有效應用3D打印技術,可以極大地縮短工期,提供高質量的應急住房。
3. 醫療領域
- 義齒的3D打印國內涌現出眾多企業,在義齒金屬3D打印方面,國內品牌鉑力特的3D打印設備(SLS)以及漢邦科技的金屬3D打印設備在義齒加工領域有著深入應用。
- 在助聽器制造領域,美國的助聽器制造商在短時間內幾乎全部切換成3D打印生產線,用于助聽器外殼的批量化生產。
4. 教育領域
在教育方面,GE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3D打印教育中,旨在幫助選定的對象在先進技術方面獲得更好的配套設施。在中國、美國和歐洲,越來越多的學校認可了3D打印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,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意和想象力。
上一篇:3D打印全球價值鏈兩種發展模式及其網絡特性
下一篇:3D打印技術全景原理、工藝與創新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