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打印技術憑借快速成型特點引發廣泛研究,近年迅速完善。當前主流技術分為四類:光聚合、基底式、層壓式及擠壓式。其中擠壓式3D打印因操作簡便被廣泛采用——通過針頭擠出流體化材料,按預設程序沉積構建三維結構,需配合三維運動平臺及高固相含量墨水實現精準成型。
該技術可快速制備材料并直接構筑三維宏觀/微觀結構,但對墨水流體性質有明確要求。石墨烯憑借優異親水性、分散性及可調流變學特性,成為理想3D打印墨水。經3D打印成型的石墨烯材料機械性能顯著提升,已廣泛應用于摩擦發電機、電容器、燃料電池等能源領域。


氫能作為高能量密度、綠色無污染的新型能源備受關注。電解水作為簡單高效的制氫工藝雖已應用,但反應過電位過高導致能量損耗大,限制其推廣。因此,開發低成本、低能耗、高穩定性的催化電極材料成為關鍵。目前貴金屬雖催化性能優異,但存在儲量低、價格昂貴的問題;而過渡金屬因成本低、儲量豐富、抗腐蝕性強,被視為極具潛力的電催化替代材料。
相較于二維平面電極,傳統三維塊體電極可負載更多過渡金屬催化劑以提升催化性能。然而,當催化劑負載量過高時,受傳質限制影響,電極性能無法隨活性位點數量增加而線性提升,成為制約其應用的重要瓶頸。
上一篇:3D打印多孔電極非貴金屬催化新路徑探索
下一篇:氫經濟背景下催化材料穩定性關鍵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