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3D打印的歷史背景出發,闡述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常見的幾種成形工藝,并介紹了3D打印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。以此為基礎,從以下幾個方面對3D打印進行了研究:
介紹了3D打印中最為常用的STL文件,比較分析了兩種不同表示方法的STL格式,并根據數據特點構建了存儲結構。使用C++語言并結合OpenGL技術實現模型的渲染及可視化。
針對目前算法僅考慮在等厚分層的前提下進行優化的問題,提出基于自適應分層的模型成形方向優化算法。

針對目前切片算法在處理具有大量網格的高精度STL模型或切片細密時算法效率低下的問題,提出了一種高效輪廓構造算法。

利用Visual Studio 2017進行軟件開發,主要內容包括:
軟件操作簡便,具有良好的交互性。
計算機在讀取不同格式的三維模型時,只有按照特定格式的規則來讀取,才可以正確地讀取模型中的數據信息。其中STL格式是目前3D打印機支持率最高的格式,幾乎所有的CAD軟件都支持將3D模型輸出成STL格式。STL文件通過大量三角形網格來逼近實體表面,顯然三角形面片數量越多模型的精度就越高,也越接近實體表面,但相應的體積也會隨之增大,同時會造成后續數據處理的復雜度增加。
STL文件有2種表示方法,一種是ASCII明碼格式,另一種是二進制格式,這兩種格式各有各的特點:
ASCII格式使用記事本可直接打開,每個三角形法向量和頂點的坐標信息都可以編輯和修改。與ASCII使用標識符來提示輸出信息不同,二進制格式的STL文件以固定的字節數循環給出每個三角形的數據信息。